原神 Wiki
Advertisement
故事

詳細[]

在璃月的傳統中,「請仙」與「送仙」是同樣重要的事。

最擅長「送別」一道的,莫過於胡家傳承七十七代的「往生堂」。

但「往生堂」的堂主胡桃本人,主要還是專注於送別凡人的技藝。

送別仙人的諸般儀式,則交由一位「道上的朋友」——鍾離打理。

仙人與璃月一同度過漫長歲月,三千多年來升天者寥寥無幾,這就意味著一切相關傳統都只能以紙面形式存在——

時間跨度實在太長了,這可不是那種你小時候咬著糖葫蘆參加過一回,老了還能躺在竹椅上再次親眼目睹的事件。

但即便是眼光最為挑剔、沈迷舊紙堆的老學究,也無法對「往生堂」操辦的送仙典儀挑出任何毛病。

不僅儀式中人的服飾合規,儀式舉行的吉時、地點、用具,乃至當天天氣、儀式時長、允許觀禮人數、觀禮者身份職業年齡…

哪怕將以上所有全都納入計量範疇,也無一不合禮節。

若人們以「通古曉今」來形容鍾離,他只會無奈地一笑,嘆道:「我只是…記性很好。」

角色故事 1[]

在璃月,如果一個人對細節特別在意,對某些事物心中始終有不可逾越的評判基準,那就可以用一個詞來形容:「講究」。

其實每個人都多少有些講究。例如不能吃辣,不能吃魚,豆腐必須要甜口⋯

鍾離卻事事都很講究。

他的生活,就是那種聽戲要點最紅的名伶,遛鳥要買最名貴的畫眉、品嘗正宗「明月蛋」要跑去後廚親自指導廚師調配蛋液中蝦仁與魚肉比例的生活。

鍾離精通衣冠日用、珠玉瓷器、酒食點心、茶葉香料、花卉蟲鳥,也完全可以接上貿易、政治與七國關係的話題。

不過平日裡,他只會對你說些無用的知識,因為他非常樂意把這些趣事分享給你。

角色故事 2[]

買東西是要砍價的。

這是璃月人的共識,無論老闆把手裡的商品吹得如何天花亂墜,是上引經典還是下據史料,價總是不能不砍的,一般以見面砍一半為宜。

但鍾離付賬(或者說喊人付賬)時,從來不看價格。只要是他看上眼的東西,老闆喊多少,他就付多少,偶爾還會報出更高價格,一口拿下。

然而不知為何,鍾離總是忘記帶錢。

小錢有朋友幫他墊付,大錢則會想辦法找藉口報銷。

在口中奉承,心中暗爽的商人們看來,鍾離似乎有一種奇怪的特質:

他分明懂得金錢的價值與金融的意義,也很明白人間疾苦,卻似乎不能理解「窮」也是一種可能出現在自己生活中的境況。

換句話說,他只是根本不能想像一個沒有錢的自己。

真是絕了,這種人怎麼還沒餓死。

角色故事 3[]

鍾離是餓不死的。 財富的盈虧並不是鍾離需要操心的事。七國與世界才是他費心費力的領域。

至於財富…他就是財富本身。

統御璃月的「岩王帝君」,七神中的岩之神,摩拉克斯。通行提瓦特大陸的貨幣「摩拉」,其源流,正是他的神名。

當深夜到來,喧囂的璃月港陷入沈睡,他偶爾會登上岩山之巔,俯瞰這座由他親手締造的城市。

在璃月人心中,「岩王帝君」神職眾多。以神力為璃月港制訂律法時,他是「契約之神」。

他親手鑄造了最初的一枚「摩拉」,令璃月港以商業立本,商人們尊崇他為「商業之神」。

他經歷了漫長歲月,是七神中最古老的長者,歷史學家們稱他「歷史之神」。

數千年前,璃月港的先民們墾荒時,常以石頭摩擦生火,再用岩石壘起爐灶。

這些來自於「岩」的恩賜,也讓岩之神在人們口中成為了「爐火之神」。

外國人傾向於叫他「摩拉克斯」,璃月人則更喜歡「岩王爺」這一俗稱。

而在戲曲愛好者和孩子們心裡,摩拉克斯諸多神職中,還數戲台上橫掃魔神千軍、開創並守衛璃月的「武神」最為有趣。

「岩王爺」迷路時發掘的美味小吃、「岩王爺」親筆題字的牌匾、「岩王爺」傾情出演過一次龍套的著名戲曲…

璃月的諸多風土人情,細究起來,全都在某一時期受到過神明本人的直接關懷。

璃月人對這種與神同行的歷史,也十分引以為榮。

角色故事 4[]

身為璃月港的締造者,摩拉克斯在這座商業之城裡最為看重的就是「契約」。

從最簡單的「以錢易物」、商人之間簽訂的合同,到建城時摩拉克斯親立的古老律法,「契約」無處不在。

「契約」之於商人,也是最為重要的准則:交貨日期、交貨款目、交貨地點…

唯有保持良好嚴格的秩序,才能讓商業活動具有旺盛的活力,而商業,恰好是璃月港的立城之本。

所以,不僅僅是遵守摩拉克斯的神諭,更是為了讓璃月港時刻保持活力,「璃月七星」對所有違反律法的人絕不姑息。

數千年來,歷代「璃月七星」均投身於古老律法的釋義工作,以各類微妙的「補充條款」填充著律法內已知的漏洞。

那些尚未發現的,則被商家們默認為「法不禁而可為」,以此大撈一筆摩拉,直到被「璃月七星」發現,將新出現的法律漏洞迅速補上。

在這追來補去的拉鋸戰中,專門用來統計解讀璃月港律法「補充條款」的律法釋義書籍,已經達到了龐大的兩百七十九頁之巨。

而負責修訂這本書的當代「天權」——凝光,更是被人們悄悄地戲稱為「璃月的裁縫師」,以形容她為璃月港律法打補丁的速度之快,眼光之准…

但無論凡人律法如何繁復難解,在「岩王帝君」本人心中,只有一條律法地位高於一切:

「契約既成,食言者當受食岩之罰。」

角色故事 5[]

作為七神中最古老的一位,「岩王帝君」已經度過了太長的時光。

「岩王帝君」還記得,在魔神戰爭的戰火剛剛熄滅時,最後七位魔神各自登上「神」之座,自此終結了「魔神戰爭」時代。

他們雖然性格迥異又相隔萬里,卻都肩負著「引導人類」的神聖職責。

時代變遷,七神多有更替。時至今日,最初的七神之中,唯留下兩位:「岩王帝君」,與那位自由而快活的風神。

七神中第二古老的,是那位自由而快活的風神,巴巴托斯。

兩千年前巴巴托斯初臨璃月,「岩王帝君」的第一反應是:這位同僚在履行職責時遇到了困難,需要自己的幫助。

所以還沒等巴巴托斯從風中落下,岩之神已經做好準備迎接這位鄰國神明,只等他開口,自己就將傾盡所能。

然而,風之神卻將一瓶酒遞到了他面前。

「這是蒙德城的酒,你要嘗嘗嗎?」

——為了送一瓶酒而棄職責於不顧,實在荒唐。

即使如此,那位風神依然不斷前來造訪,到璃月港四處遊玩,還總向岩之神問出各種奇怪問題。

這位風神的好奇心,就和他手中的酒一樣無窮無盡。

自那時起,那個時代的七神往往會在璃月相聚。

到現在,「岩王帝君」仍能回憶起那些酒的味道。

此後,世界不斷變遷,他曾熟悉的一切都在逐漸消逝。

七神之位更迭再更迭,酒會上的七人已逝五人。

最初七神「引導人類」的古老職責,終於也開始被一些新任神明視為無物了。

親歷三千多年風霜,最堅固的岩石也能被磨損。

而且,風也沒有再來到他身旁。

某個微雨的清晨,古老的帝君漫步於璃月港,聽見一個商人對屬下如此誇獎道:

「你很好地完成了你的職責。現在,去休息吧。」

……

「岩王帝君」在熙攘的人群中駐足良久。

「我的職責…又是否已經完成?」

神靈如此自問。

鍾離的冒險筆記[]

「水產品」

魔神戰爭期間,提瓦特大陸上每一處都燃燒著戰火。

戰爭不僅發生在魔神之間,還有無數邪物企圖趁亂擴展領地。

其中有一種怪物,讓尚未成為七神的「岩之魔神」感到十分煩躁。

這些怪物從深海中來,有著綿軟的外皮與鱗片,腕足靈巧,被切斷肢體也能活下來,還會吐出黏糊糊濕漉漉的液體⋯

以上特性已經足夠惡心,卻還不是重點。

重點是:它們很「小」,而且似乎無處不在。

桌椅板凳、門縫窗扉、窗簾衣褶,甚至是茶杯、書本和筆筒。

只要人們伸出手,就有可能摸到一手冰冷、黏糊、濕漉漉的東西。

這些怪物會窸窣爬上手背,在所經之處留下一道晶亮的痕跡⋯

受璃月先民祈求,摩拉克斯答應他們消滅這種怪物。但對於寄生在人類社會的怪物,摩拉克斯絕不可能像在戰場上那樣,投出無數石槍,連大地一起轟碎⋯

不過,摩拉克斯畢竟是後世的「契約之神」。他答應的祈求,無論如何都會辦到。

責任感驅使他操縱可大可小的岩牢,將這些怪物從無數房屋裡依次揪出⋯

漫長剿滅戰結束時,摩拉克斯初次理解到「如釋重負」一詞的含義。

麻煩到極點的剿殺與水生怪物帶有惡心氣味的黏液,都讓他印象極深。

以凡人形象出現的化身鍾離,哪怕生活在港口城市,也對所有活著的、蠕動的水產敬而遠之。

但切得看不出食材原型的海鮮豆腐還是可以吃的。

神之心[]

璃月港這場由鍾離自導自演的「送仙」典儀籌備完畢後,「愚人眾」執行官「女士」出現在他面前。

按照事先簽訂的「契約」,她前來取走岩神摩拉克斯的「神之心」。

當著旅行者與兩位「愚人眾」執行官的面坦率說出了自己與「冰之神」達成交易一事。

依他本人所說,這是在最後的時刻,所訂立的「終結一切契約的契約」。

可無論怎麼看,岩之神在這場交易中付出的代價實在太多,連守護璃月港的神力都將失去…

就算是人與人之間,交易的鐵則也是「等價交換」。

現在,岩之神已將自己的「神之心」作為代價送出。

冰之神究竟是押上何種籌碼,才使交易的天平達到了平衡呢?

Advertisement